(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扬子晚报网5月24日讯(记者 郭一鹏 通讯员 梁艳) 今天(5月24日)上午,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科技馆、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主办,江苏省科普服务中心、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江苏省学会服务中心、江苏省科协人才服务中心、南京科技馆、南京市秦淮区科学技术协会、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共同承办的国内首个科技、文化、艺术融合的综合介绍长江主题的科普展“大江行地——多姿多彩的长江生命”(南京站)在南京科技馆三楼正式拉开帷幕。
据了解,此次全国巡展先后在青海西宁、江苏南京和湖北武汉3地展出。展览内容基于长江大保护、“十年禁渔”的国家战略,展现长江流域丰富的水生生物、鸟类、兽类资源以及多元的人文风貌,引导观众关注并理解长江大保护的意义,培养保护长江母亲河、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
“大江行地——多姿多彩的长江生命”科普展区面积约600㎡,共分四大版块:“长江潮、共饮一江水”“长江与文明”“大江的脉动”及“共绘长江美好蓝图”,从“多姿多彩的长江生命”这一角度切入,展出了面向全国征集来的42份长江全流域珍贵水样、体现长江流域驯化的丰富农作物资源及长江上中下生态特色的珍贵馆藏植物腊叶标本72件、项目团队原创绘制的55幅长江风物明信片以及50幅精美的长江流域珍稀动物手绘。
本次科普展的最大亮点是多角度诠释长江是充满活力、生命力的大河,着力打造一个多元、丰富、包容的展示环境,让观众能够多维度、深层次地理解长江对中华儿女及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中,长江大型珍稀鱼类模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鲟、中华鲟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真实还原了3个物种在野外记录中达到的最大体型,其中白鲟7米、中华鲟5米、胭脂鱼1.4米,让观众可以一睹当年长江渔民口中“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的原始样貌。
为提升展览的地域特色,本次科普展还开设了“与江共生—长江大保护”互动体验科普展区。观众通过“认识长江——从青藏高原到长江口”,到“南京与长江——身边的水下精灵”,到“守护生命长江——未来与展望”,到“长江大保护——挑战与机遇”,再到“长江生物多样性——长江的生命赞歌”,全方位感受长江多姿多彩的生命状态。
作为全国首次展现长江原生态生物真实状态的展览,为了打造有别于常规生物科普展览的空间,激发观众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让长江大保护的理念深入每一位观者心中,互动展区以双视角形式,分别通过人与生物两条故事线索交叉进行的方式进行参观。两个故事分别针对成年观众和青少年观众,在故事中进行科普知识和水生生物保护知识的介绍,寓教于乐,增强长江大保护的共识。同时,观众在这里还可以沉浸式体验长江大保护,如通过科普屏帮助江豚选择食物、水中鱼类如何繁衍后代,穿越渔网迷阵感受江豚如何躲避危险,在模拟陈列科研保护站近距离感受水生生物保护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方式,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校对 陶善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