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华安基金中生代基金经理胡宜斌管理的华安景气领航混合正式成立,该基金A/C类募集规模合计54.53亿元,在上半年极度低迷的主动权益基金募集行情中难为可贵。募集顺畅的背后,是胡宜斌主打的互联网传媒赛道上半年受AI热点带动,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从而让胡宜斌的在管产品上半年业绩表现优于同类产品。今年以来,胡宜斌的代表作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实现收益15.74%,在同类排名中名列前茅。
(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加上新发的华安景气领航混合基金,胡宜斌管理规模已经达到238亿,俨然有成为华安基金主动权益业务领头羊的趋势。华安基金此次安排渠道力推胡宜斌的新产品也显示出,胡宜斌已经成为华安基金未来一段时间扩大主动权益市场的主力之一。
在去年力推张亮遭反噬后,这次华安基金下注胡宜斌能如愿以偿吗?
实际上,作为“老五家”或“老十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成立于1998年的华安基金资历过硬,但发展却并不顺畅。以最直观的管理规模而言,在“老十家”(国泰、南方、华夏、华安、博时、鹏华、嘉实、长盛、大成、富国)基金公司中,除了长盛基金(648亿)和大成基金(2246亿元)外,其余7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均超过华安基金,且差距越来越大,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的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接近华安基金的两倍;博时基金、鹏华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的管理规模也在8000亿以上,超过华安基金50%。
在上一轮赛道白马行情中,华安基金与昔日伙伴差距越来越大,逐渐沦为末流。2020年10月,张霄岭在大盘风格转换之际接任华安基金总经理一职后,面对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这家25年历史的老公募是否能追上昔日同伴,重返头部队列。
百亿基金经理近乎全军覆没
毫无疑问,考察一家基金公司赚钱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是主动权益产品,而主动权益产品中,头部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又决定着该公司当下和未来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及潜在规模。很遗憾的是,从这个维度看的话,华安基金过去两年的成绩难言乐观,管理规模在百亿左右的头部基金经理业绩普遍浮亏严重,绝大部分产品收益跑不过银行定期存款。
截至2023年6月20日,华安基金混合型基金规模1582.27亿元,基金数量212只,基金经理35人;股票型基金规模484.78亿元,基金数量77只,基金经理11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百亿管理规模左右的主动权益产品基金经理主要来自混合型基金,包括刘畅畅(118亿)、蒋璆(95亿)、杨明(76亿)、饶晓鹏(100亿)、陈媛(96亿)、万建军(140亿)、王斌(163亿)、胡宜斌(238亿),这里面既有老将杨明,也有中生代代表蒋璆、万建军、胡宜斌,还有新生代代表刘畅畅、王斌等,但过去两年,这批代表了华安基金最优秀管理人的百亿基金经理业绩均遭市场毒打。
先看老将杨明,这位曾经7年年化收益率20%的金牛名将如今的业绩堪称夕阳西下,其代表作华安策略优选混合近两年回报为-37.52%,近一年回报为-22%,今年上半年回报为-11%,如此惨烈的业绩,让很多投资人忍不住吐槽称,难道这才是杨明最真实的投资回报?(注:杨明曾在采访中称,平淡才是投资最真实的样子。)。
再看中生代。蒋璆的代表作华安动态灵活配置混合近一年亏损22%,近两年回报为9.39%,这要感谢2021年的巨大涨幅(73.64%),帮蒋璆美化了纸面上的盈利数字。蒋璆自2016年三季度接管华安动态灵活配置混合,至今超过8年,账面显示,他的任期回报为143.5%,实际上呢?蒋璆在这支产品上真的有为投资人赚到钱吗?
我们可以来测算一下,2016年三季度末,华安动态灵活配置混合的规模只有2.6亿。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为21亿,规模膨胀了7倍。2016年-2022年,该基金收益情况分别为-0.24亿元、0.27亿元、-0.6亿元、1.02亿元、1.06亿元、2.82亿元、-6.24亿元,2023年一季度,该基金亏损0.27亿元,统计下来,2016年三季度以来,该基金累计亏损2.18亿元。
这意味着,蒋璆过去6年赚得钱,2022年一年不仅全部还给了市场,甚至出现了倒亏。即使在扣除唯一的一次分红,过去六年全体投资人仍然亏损近2亿。
所以,尽管蒋璆在华安动态灵活配置混合的账面回报很高,但并没有给投资人赚钱。这也是为何投资人不愿再认购他新发产品的原因。今年6月1日,华安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新基金——华安产业优选混合(A/C)募集期延长,截止日期由原来的6月2日延长至6月9日,这是蒋璆今年以来新发的第二只基金,但投资人选择了用脚投票。
中生代中的饶晓鹏业绩表现更加糟糕。在推销新产品时,华安基金曾将饶晓鹏称为长期年化收益20%以上的“宝藏基金经理”,“均衡型长跑健将”,事实如何呢?饶晓鹏的代表作华安聚优精选混合规模61亿元,近两年业绩回报为-42%;近一年回报为-23%;近半年回报为12%,在全市场同类基金中排名倒数。这只基金成立于2020年7月,当年赚了14.43亿元,2021年和2022年分别亏损2.07亿元和15.21亿元,2023年一季度亏损2.3亿元,三年合计亏损5.15亿元。
新生代中,刘畅畅算是2020年后突然蹿红的新人,2020年1月,刘畅畅接手华安文体健康混合A,当年该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就高达87.87%,2021年为69.78%,回报优异。与此同时,其基金规模也急剧上升,2020年初基金净资产只有1.3亿元,到了2021年已高达80.46亿元。
不过,刘畅畅的华安文体健康混合倍遭诟病的是,该基金主题虽然打着“文体健康”的旗号,但实际投资中不断漂移,频繁追逐热点,什么热追什么,从医药、消费到新能源、军工,没有刘畅畅不擅长的板块。
有媒体调侃称,刘畅畅很聪明,在一击成名后,就开始躺平画“直线”,吃基金规模红利。近两年,华安文体健康混合回报为-0.09%,近一年净值回报为-15%,上半年回报为-8%。2020年-2022年,华安文体健康混合回报的净利润分别为0.82亿、20.25亿、-12.6亿,2023年上半年,基金亏损可能在3亿元左右。由此可知,过去三年,华安文体健康混合回报的累计净利润还剩下5亿左右,按平均40亿管理规模计算,平均年化收益率约4%,勉强跑过银行定期存款。
新生代里的王斌和中生代蒋璆一样,都是账面收益好看,投资人丝毫未赚。
王斌的代表作华安安信消费混合近两年回报为7.68%,近一年回报为-8%,虽然不佳,但在华安百亿基金经理中已经是表现很优秀了(主要靠同事陪衬)。王斌2020年5月末接管华安安信消费混合,当年回报为88.91%,2021年回报为38.64%,业绩卓著。可是投资人真的赚钱了吗?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华安安信消费混合的净利润分别是6.76亿元、7.73亿元、-13.15亿元,累计收益1.34亿元,按照过去两年平均40亿元的管理规模计算,该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不如银行存款。
即便如此,王斌在该基金上的任期回报仍然显示为287.87%。归根究底,都是基金规模膨胀惹得祸。2020年二季度末,华安安信消费混合的规模只有10.6亿元,到2021年末,基金规模膨胀到62亿元,增加了5倍。
这种扩张速度下,规模小的时候看似非常耀眼的账面回报,待规模膨胀后,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
在华安基金8位百亿规模基金经理中,过去2年、一年、6个月业绩回报全部为正的只有一位:胡宜斌。
胡宜斌的代表作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规模61亿元,管理时间7年多,任期回报195%。过去两年,该基金业绩回报为11.24%,近一年业绩回报13%,过去半年业绩回报为16%。今年上半年,这只基金赶上了AI和传媒互联网的风口,业绩表现不错。这也是华安基金目前力推胡宜斌的原因,在其他基金经理业绩大滑坡的时候,只剩下胡宜斌还能为华安招揽一点人气,打造华安基金IP的重任自然落在他身上。
丑闻频发企业文化遭质疑
业绩乏力的华安基金近两年内部也频频传出伤及企业声誉的丑闻。
2022年7月15日,有基金销售渠道爆出消息称,“因目前华安基金临时发生人事变更,目前正在募集期的华安品质甄选原投资经理因个人原因可能无法继续担任本产品基金经理,出于合规销售、投资者知情及审慎考虑,我们建议该产品停止销售,今日销售以及昨天三点后下单的客户,请务必提示客户撤单。之前认购的客户,我们正在跟总行申请给一个统一撤单的便捷流程。”
该通知涉及的产品是华安品质甄选,拟任基金经理为张某,该基金自7月7日开始认购,原定募集结束期为7月22日。来自市场上的消息称,张某无法继续任职的原因是涉嫌PC被抓,对于一家基金公司来说,公司重点培养的新秀经理发生此类丑闻,对品牌声誉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华安基金选择了低调掩盖此事。
2022年7月16日,华安基金发布公告称,华安品质甄选混合提前结束募集,自2022年7月16日(含当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7月21日,华安品质甄选混合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增聘刘畅畅为基金经理,张亮仍为共管基金经理。
2022年8月6日,华安品质甄选混合基金再次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张亮因个人原因离开基金经理岗位,并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实际上,在探长记忆中,产品在募集期间基金经理离职并停止销售产品的案例非常罕见。按理说,华安基金应当就此作出具体说明,但自始至终,华安基金都拒绝向投资人解释,仅用一句“个人原因”轻轻带过。这种对待投资人的轻视和傲慢令人费解。
在另外一桩丑闻中,华安基金同样表现出了类似傲慢的态度。
2021年3月,媒体曝光称,华安基金从台湾招聘的零售业务部首席培训师张惟晴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大放厥词,对中国网友抵制“H.M”和NIKE等品牌的行为冷嘲热讽,并将她工作的大陆和上海地区称为“沦陷区”。
媒体称,华安基金 “首席培训师”张惟晴自2013年起,便在华安基金任职,长达8年。从张惟晴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的帖子看,她是一个典型的“两面人”,“仇中党”,一边吃大陆饭,一边干着砸大陆锅的勾当,公开宣扬“台独”,连喝杯豆浆也不忘攻击大陆。
2021年3月12日,拿着华安基金高薪、身在台湾休假的张玮晴还不忘记嘲讽大陆,认为疫情防御台湾地区做的比大陆好,将大陆称为“沦陷区”,并预言“在沦陷区的话,就完蛋了”。
再看看张玮晴对广东揭阳市某项目动工仪式的评论,更是上升到攻击党和政府的地步。
在“新疆棉花”事件上,张玮晴针对中国网友对国外服装品牌的态度冷嘲热讽,声称“NIKE有崩盘吗?我三个儿子的衣服鞋子预算就等这波了”。
2021年3月30日晚10点25分,华安基金发布声明称,根据公司相关制度和规定,已于2021年3月30日通知员工张某某,与其终止劳动关系。
但是,对于一名在华安基金担任重要管理职务长达8年、不停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散布“仇中”言论的“台独”分子,华安基金是真的没看到吗?华安基金真的缺人缺到一定要雇用一名“仇中党”吗?如果不是的话,这么多年又是谁在力撑张玮晴呢?
退一步讲,能够允许张玮晴这类人长期在公司工作,是否说明华安基金内部文化和企业价值观存在严重问题呢?
内容来源:探长读财
标签: